专技通

解决职称问题  上专技通

最全的政策信息网站

我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职称政策>文章详情
专技通>资讯中心>职称政策>文章详情

《河南省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政策解读

作者: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来源: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icon771人看过
发布时间:2024-09-03 14:41:30|更新时间:2024-09-03 14:41:36
zanIcon
72
caiIcon
0
作者: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icon771人看过
来源: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发布时间:2024-09-03 14:41:30
更新时间:2024-09-03 14:41:36
标签:职称评审
摘要:《河南省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政策解读阐述了《办法》的制定背景、主要内容和创新特点。其中,创新特点一栏详细解读了职称评审范围、评审主体、评价标准和评审服务,全方位确保职称评价的公正和科学。

  5月31日,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了《河南省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豫人社规〔2022〕6号)(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为了便于各地、各部门、用人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暂行办法》的相关内容和要求,现对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制定背景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6〕77号)和《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40号),进一步规范我省职称评审工作,结合我省职称制度改革实际,梳理以往出台的职称管理政策,对标国家《规定》,通过调研、座谈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学习借鉴兄弟省份的经验做法,制定了《河南省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

  二、主要内容

  《暂行办法》共7章44条,分别为:总则、职称评审委员会、申报审核、组织评审、监督服务、责任规定和附则。从职称评审委员会的组建和核准备案、专家库建立和专家遴选、申报人员的范围拓展、职称申报推荐程序、职称评审程序,到监管服务、责任追究等方面,实行制度全覆盖,管理服务全链条。

  三、创新特点

  (一)聚焦职称“谁能评”,拓展职称评审范围。明确我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等以及自由职业者开展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工作,适用本办法。初级职称采取初定、考核认定、考试等评价方式,不适用本办法。申报人应当通过人事(劳动)关系所在工作单位申报职称,自由职业者通过当地行业主管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人事档案所存放的人事代理机构申报职称。在内地就业的港澳台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或各地颁发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的外籍人员,可按规定参加职称评审。职称申报打破了身份、档案、所有制等限制,非公有制单位和自由职业者评职称不再“无门”。

  (二)聚焦职称“谁来评”,明晰评审主体职责边界。《暂行办法》坚持不越位、不缺位原则,明确各层级、各单位职责边界,确保该管的事管好、管到位,该放的权放足、放到位。一是明晰标准由谁制定。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省级行业主管部门依据国家标准,制定省级标准。具有职称评审权的省辖市、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标准、省级标准,制定不低于省级标准的市级标准和单位标准,报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备案后组织实施。二是明晰工作由谁管理。人社部门负责统筹规划、政策制定和综合管理,行业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参与相关工作,负责相关评审服务保障工作。三是明晰评审由谁组织。开展职称评审,应当申请组建职称评审委员会。职称评审委员会负责评议、认定专业技术人才学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职称评审委员会实行核准备案管理,备案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届满应当进行评估后重新核准备案。评估未通过的不予备案。未核准备案的,不得开展职称评审工作。职称评审委员会应在备案的系列、专业、层级、人员范围内开展评审工作。超越评审权限、扩大评审范围进行评审的,评审结果无效。

  (三)聚焦职称“评什么”,精准科学制定评价标准。职称评审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科学公正评价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道德、创新能力、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创新职称评价方式,结合不同行业和专业特点,以职业属性和岗位需求为基础,分类制定职称评价标准,采取考试、评审、考评结合、考核认定、面试答辩、讲课答辩、业绩展示、实践操作等多种评价方式,提高职称评价的针对性和科学性。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唯帽子倾向,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的评价,不将论文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不将人才称号、学术头衔的数量、层次作为人才评价的限制性条件或直接依据。

  (四)聚焦职称“怎么评”,规范再造评审服务流程。将服务理念融入职称评审工作全过程,实行流程再造、减证便民,努力打造有温度的职称评审服务。一是规范申报评审流程。明确职称评审逐级申报的原则和每年只能参加1次职称评审的要求,职称申报推荐由个人申请,用人单位履行公开、展示、考核、评议、监督的申报推荐和审核职责,按照属地原则和管理权限逐级审核报送相应职称评审委员会。职称评审按照召开成立大会、开展业务培训、同行专家评议、专家评审、结果公示、备案确认等程序进行,让评审工作“有章可循”。二是优化评审服务。凡是通过法定证照、书面告知承诺、政府部门内部核查或者部门间核查、网络核验等能够办理的,不得要求申报人员额外提供证明材料。加强职称评审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全省职称管理服务平台,规范工作流程,统一数据标准,实现职称网上申报、受理、审核、评审、公示、确认、发文、办证等一网通办。在保障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提供证书网上查询验证服务。三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实行职称申报推荐诚信双承诺制,专家职称评审承诺制。加强综合管理、指导监督和监督检查,对职称评审工作开展抽查、巡查。

  (五)聚焦评审结果“公信力”,实行违规违纪责任追究。明确了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职称评审委员会承办单位、用人单位等各自的主体责任以及违规责任追究办法。对违反规定的职称评审委员会、职称评审委员会承办单位、申报人、用人单位、评审专家、职称评审工作人员进行责任追究,视情节轻重予以相应处理。

  2022年6月7日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文章推荐

热门推荐

职称指南:
职称政策热门文章
《湖北省职称评审委员会管理暂行办法》
《湖北省职称评审委员会管理暂行办法》发行于2021年11月17日,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重庆市职称评审管理办法》政策解读
《重庆市职称评审管理办法》规范职称评审,确保质量。适用于全市企事业、社会团体等。评审委员会按系列组建,专家库随机抽取,需具备相应职称并遵守规定。申报人需守法、有职业道德,符合条件。申报程序因单位性质、归属不同而异,一般经单位、主管部门至人社部门推荐。自由职业者、市外派驻人员等也有明确路径。具备自主评审权单位可灵活操作。
《西藏自治区建设工程系列职称评审办法》
《西藏自治区建设工程系列职称评审办法》于2024年6月27日发布,自2024年8月1日起施行。
《河南省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
《河南省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发行于2022年5月31日,自2022年5月31日施行。
《重庆市职称评审管理办法》
《重庆市职称评审管理办法》于2021年7月9日发行,于2021年7月9日起执行。
《四川省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政策解读
《四川省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旨在贯彻落实人社部规定,加强职称评审管理,规范程序,保证质量,提升服务水平。该办法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覆盖全体专业技术人才和用人单位,注重继承与创新、放管服结合。办法明确了总体要求、评审主体、申报审核流程、评审组织实施、优化服务、事中事后监管等,并细化了法律责任,同时关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评审工作。
《青海省职称评审管理办法》
《青海省职称评审管理办法》发行于2022年10月8日,自2022年11月10日起施行。
《四川省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
《四川省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于2020年12月21日发行,2021年2月1日起执行。
职称攻略
最新问答
职称评审中论文和业绩哪个更重要?
申报问题105天前回复
在申报职称时,业绩材料是评审的重要依据。具体而言,能够作为业绩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本人实际参与的施工合同及其关键页(如封面、双方签字页、法人代表签字页),以证明项目真实性及参与程度;设计方案、技术方案、解决方案及施工图设计等专业技术文件,需附有本人签名或职务证明,以体现个人贡献;获得的奖项、课题参与证明需附上举办单位的正式文件、获奖证书、课题结题报告及查询网址、截图等,这样才能保证材料的权威性和可验证性。 会议记录、签到表、聘任聘书、施工竣工报告等也是不可或缺的佐证材料,它们共同构成了全面反映个人职业能力和业绩的申报体系。
申报职称时什么材料可以作为业绩?
申报问题229天前回复
在申报职称时,业绩材料是评审的重要依据。具体而言,能够作为业绩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本人实际参与的施工合同及其关键页(如封面、双方签字页、法人代表签字页),以证明项目真实性及参与程度;设计方案、技术方案、解决方案及施工图设计等专业技术文件,需附有本人签名或职务证明,以体现个人贡献;此外,获得的奖项、课题参与证明需附上举办单位的正式文件、获奖证书、课题结题报告及查询网址、截图等,确保材料的权威性和可验证性。同时,会议记录、签到表、聘任聘书、施工竣工报告等也是不可或缺的佐证材料,它们共同构成了全面反映个人职业能力和业绩的申报体系。
达不到评审条件规定的学历还能申报职称吗?
申报问题231天前回复
对于未达到评审条件规定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如果确实具备真才实学、突出能力、特殊成果或显著业绩,政策允许其逐级破格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但需注意,资历方面原则上不得破格。若需破格申报高级职称(含正高),还需经过两名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正高级工程师的推荐,并报职改办审批通过。而且,初级职称的申报并不实行破格制度,需严格按照规定的学历和条件进行。
如果工作岗位发生变动应当如何申报其他系列职称?
申报问题231天前回复
如果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岗位发生变动,需转评申报其他系列职称时,应遵循以下步骤: 1、应确保在新岗位工作满一年及以上,且年度考核达到合格以上标准;2、需满足新专业系列的申报条件,方可进行平级转评。 不过需要注意,同一年度内不得同时进行转评和晋升操作。完成转评后,当需要晋升上一级职称时,原任职年限可合并计算,且与新岗位职责相关的工作业绩将作为晋升的重要依据。对于高校教师系列申报双师型职称的,还需先取得主系列职称。 此外,专业技术人员在同一年度内不得申报两个及以上不同专业的职称。
申报职称对论文数量有硬性要求吗?
申报问题231天前回复
申报职称时,对论文数量的要求不是一概而论的,而是根据职称系列及申报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对于工程系列等实践性、操作性强,研究属性不明显的职称,政策明确不作论文(著作)的硬性要求,允许以专利成果、项目报告、工作总结等实践成果替代。也是为了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注重实践创新,减少不必要的论文压力。 然而,对于自然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等研究属性明确的领域,仍保留对论文的一定要求,以此来保证学术研究的连续性和深度。
一建、二建可用于申报职称吗?
热搜问题231天前回复
一建和二建证书不仅是执业资格的象征,也直接关联到职称申报。具体来说,一级建造师(一建)证书持有者,其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已达到中级工程师的相当水平,因此可作为申报高级工程师的资格条件之一。 而二级建造师(二建)证书则相当于助理工程师(助理级)水平,是申报中级工程师职称的有效依据。这一政策是国家对建筑行业专业人才成长的认可与鼓励的体现,同时也为从业人员提供了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