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技通

解决职称问题  上专技通

最全的政策信息网站

我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职称政策>文章详情
专技通>资讯中心>职称政策>文章详情

政策解读《浙江省生态环境专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和正高级工程师职务任职资格评价条件》《浙江省生态环境专业职称评审实施方案》

作者: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来源:浙江省生态环境厅|icon580人看过
发布时间:2024-12-09 10:24:16|更新时间:2024-12-09 17:31:59
zanIcon
67
caiIcon
0
作者:浙江省生态环境厅|icon580人看过
来源: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发布时间:2024-12-09 10:24:16
更新时间:2024-12-09 17:31:59
摘要: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浙江省生态环境专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和正高级工程师职务任职资格评价条件》和《浙江省生态环境专业职称评审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内容包括修订背景及依据、主要修订内容(共四点:一是畅通职称评审绿色通道,二是优化职称评审评价体系,三是激发专业人才创新活力,四是优化职称评审服务机制,)、修订后的框架内容、解读机关及联系方式等。

  为贯彻落实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决策部署,健全完善生态环境专业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切实加强职称评审管理,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省生态环境厅会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修订了《浙江省生态环境专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和正高级工程师职务任职资格评价条件》《浙江省生态环境专业职称评审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评价条件》《评审实施方案》)。

  一、修订背景及依据

  评价条件和评审实施方案的制修订是持续深化职称评审制度改革,规范职称评审管理,促进职称评审公平公正的重要举措。2019年6月,省生态环境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印发了《浙江省生态环境专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和正高级工程师职务任职资格评价条件(试行)》《浙江省生态环境专业正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审实施方案(试行)》(浙环发〔2019〕15号),有力提升了全省生态环境专业职称评审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近年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先后出台了《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人社部令第40号)、《浙江省职称评审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浙人社发〔2020〕47号)、《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人社部发〔2024〕56号)等规定,为加强职称评审管理,提升职称评审质效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的评价条件和评审实施方案已不能满足新阶段新形势的管理需求,亟需修订完善。今年,在总结梳理2019年原评价条件、评审实施方案实施以来的经验做法基础上,广泛听取了相关部门、行业专家、社会公众的意见建议,修订形成了更具行业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的专业人才评价机制。

  二、主要修订内容

  此次修订较原版重点修订了四方面内容。

  一是畅通职称评审绿色通道,贯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加大对山区海岛县专业人才职称评审支持力度,鼓励高精尖缺人才和青年技术人才提交“标志性业绩”直接参加职称评审,进一步畅通各类人才职业成长通道。

  二是优化职称评审评价体系,重点突出不同级别专业人才的不同侧重和条件要求,完善体现专业能力、技术水平、学术影响力、创新成效、决策咨询、人才培养等多维度、“菜单式”的指标体系。

  三是激发专业人才创新活力,增加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扩展生态环境相关专业范围,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技术推广、代表作品等标志性业绩的分值权重,鲜明行业专业人才评价导向。

  四是优化职称评审服务机制,将评审实施方案的适用范围由原先单一覆盖扩展至到适用于不同层级的全面覆盖,明确评审主体、评审要求、评审程序、保障措施等具体内容,突出强调了3类重点人群和2类重点单位的评审规则和纪律要求,切实规范评审工作流程,强化评审服务保障。

  三、修订后的框架内容

  《浙江省生态环境专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和正高级工程师职务任职资格评价条件》共6章、32条和4个附件。第一章总则,明确了评价条件适用范围、评审类别等;第二章申报基本条件,规定了申报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的基本条件,明确了高技能人才、山区海岛县专业人才、高精尖缺人才和青年技术人才等职称评审通道和具体要求;第三章工程师资格评审条件,规定了申报工程师应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工作经历与能力、专业技术工作业绩与成果等条件要求;第四章高级工程师资格评审条件,规定了申报高级工程师应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工作经历与能力、专业技术工作业绩与成果等条件要求;第五章正高级工程师资格评审条件,规定了申报正高级工程师应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工作经历与能力、专业技术工作业绩与成果、论文与著作等条件要求;第六章附则,明确了评价条件中有关词语或概念的特定解释、需要面试答辩的情形、申报人违规行为及处理办法。

  《浙江省生态环境专业职称评审实施方案》共3个部分,分别为总体目标、组织实施、保障措施,其中重点明确了评审主体、申报要求、评审程序等具体内容。

  四、解读机关及联系方式

  解读机关: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解读人及联系方式:蒋之维,0571-28869026、28869030。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文章推荐

热门推荐

职称指南:
职称政策热门文章
《湖北省职称评审委员会管理暂行办法》
《湖北省职称评审委员会管理暂行办法》发行于2021年11月17日,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重庆市职称评审管理办法》政策解读
《重庆市职称评审管理办法》规范职称评审,确保质量。适用于全市企事业、社会团体等。评审委员会按系列组建,专家库随机抽取,需具备相应职称并遵守规定。申报人需守法、有职业道德,符合条件。申报程序因单位性质、归属不同而异,一般经单位、主管部门至人社部门推荐。自由职业者、市外派驻人员等也有明确路径。具备自主评审权单位可灵活操作。
《西藏自治区建设工程系列职称评审办法》
《西藏自治区建设工程系列职称评审办法》于2024年6月27日发布,自2024年8月1日起施行。
《河南省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
《河南省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发行于2022年5月31日,自2022年5月31日施行。
《河南省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政策解读
《河南省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政策解读阐述了《办法》的制定背景、主要内容和创新特点。其中,创新特点一栏详细解读了职称评审范围、评审主体、评价标准和评审服务,全方位确保职称评价的公正和科学。
《重庆市职称评审管理办法》
《重庆市职称评审管理办法》于2021年7月9日发行,于2021年7月9日起执行。
《青海省职称评审管理办法》
《青海省职称评审管理办法》发行于2022年10月8日,自2022年11月10日起施行。
《四川省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政策解读
《四川省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旨在贯彻落实人社部规定,加强职称评审管理,规范程序,保证质量,提升服务水平。该办法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覆盖全体专业技术人才和用人单位,注重继承与创新、放管服结合。办法明确了总体要求、评审主体、申报审核流程、评审组织实施、优化服务、事中事后监管等,并细化了法律责任,同时关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评审工作。
职称攻略
最新问答
职称评审中论文和业绩哪个更重要?
申报问题105天前回复
在申报职称时,业绩材料是评审的重要依据。具体而言,能够作为业绩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本人实际参与的施工合同及其关键页(如封面、双方签字页、法人代表签字页),以证明项目真实性及参与程度;设计方案、技术方案、解决方案及施工图设计等专业技术文件,需附有本人签名或职务证明,以体现个人贡献;获得的奖项、课题参与证明需附上举办单位的正式文件、获奖证书、课题结题报告及查询网址、截图等,这样才能保证材料的权威性和可验证性。 会议记录、签到表、聘任聘书、施工竣工报告等也是不可或缺的佐证材料,它们共同构成了全面反映个人职业能力和业绩的申报体系。
申报职称时什么材料可以作为业绩?
申报问题229天前回复
在申报职称时,业绩材料是评审的重要依据。具体而言,能够作为业绩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本人实际参与的施工合同及其关键页(如封面、双方签字页、法人代表签字页),以证明项目真实性及参与程度;设计方案、技术方案、解决方案及施工图设计等专业技术文件,需附有本人签名或职务证明,以体现个人贡献;此外,获得的奖项、课题参与证明需附上举办单位的正式文件、获奖证书、课题结题报告及查询网址、截图等,确保材料的权威性和可验证性。同时,会议记录、签到表、聘任聘书、施工竣工报告等也是不可或缺的佐证材料,它们共同构成了全面反映个人职业能力和业绩的申报体系。
达不到评审条件规定的学历还能申报职称吗?
申报问题231天前回复
对于未达到评审条件规定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如果确实具备真才实学、突出能力、特殊成果或显著业绩,政策允许其逐级破格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但需注意,资历方面原则上不得破格。若需破格申报高级职称(含正高),还需经过两名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正高级工程师的推荐,并报职改办审批通过。而且,初级职称的申报并不实行破格制度,需严格按照规定的学历和条件进行。
如果工作岗位发生变动应当如何申报其他系列职称?
申报问题231天前回复
如果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岗位发生变动,需转评申报其他系列职称时,应遵循以下步骤: 1、应确保在新岗位工作满一年及以上,且年度考核达到合格以上标准;2、需满足新专业系列的申报条件,方可进行平级转评。 不过需要注意,同一年度内不得同时进行转评和晋升操作。完成转评后,当需要晋升上一级职称时,原任职年限可合并计算,且与新岗位职责相关的工作业绩将作为晋升的重要依据。对于高校教师系列申报双师型职称的,还需先取得主系列职称。 此外,专业技术人员在同一年度内不得申报两个及以上不同专业的职称。
申报职称对论文数量有硬性要求吗?
申报问题231天前回复
申报职称时,对论文数量的要求不是一概而论的,而是根据职称系列及申报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对于工程系列等实践性、操作性强,研究属性不明显的职称,政策明确不作论文(著作)的硬性要求,允许以专利成果、项目报告、工作总结等实践成果替代。也是为了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注重实践创新,减少不必要的论文压力。 然而,对于自然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等研究属性明确的领域,仍保留对论文的一定要求,以此来保证学术研究的连续性和深度。
一建、二建可用于申报职称吗?
热搜问题231天前回复
一建和二建证书不仅是执业资格的象征,也直接关联到职称申报。具体来说,一级建造师(一建)证书持有者,其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已达到中级工程师的相当水平,因此可作为申报高级工程师的资格条件之一。 而二级建造师(二建)证书则相当于助理工程师(助理级)水平,是申报中级工程师职称的有效依据。这一政策是国家对建筑行业专业人才成长的认可与鼓励的体现,同时也为从业人员提供了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