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职称考试?日常我们获取职称的方式有叁种,分别是:认定、评审、考试。简单来说,职称考试就是指以考试代替评审,让专业技术人员直接参加,没有严格的学历或者专业要求,但需要一定的从业经验,考生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统一组织的考试,只要考试成绩合格即可获得相应的职称。
相对于职称评审,职称考试一般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成绩公布也相对较快。接下来小编将从叁个方面详细介绍一下“什么是职称考试”,一起来看看吧。
一、职称考试的定义
职称,顾名思义就是职务名称,理论上来说指的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登记称号,而职称考试就是国家根据专业情况,统一设置考试大纲、统一考题、统一组织考试,对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水平进行评价的方式。为的就是让专业技术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有一个凭证,从而更好地胜任所从事的工作。
二、职称考试的形式
职称考试一般是在全国范围内或者省范围内统一进行组织,考试时间、大纲、合格标准以及命题也都是统一的,像卫生系列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考试就是全国范围内组织,塬则上是每年进行一次,通过考试来取得专业技术资格。
三、职称考试的专业
职称考试的专业,大家常见的有:经济、会计、统计、审计、卫生技术、船舶、翻译、出版、计算机技术与软件、通信等10个专业类别,这些专业的技术资格考试成绩只要合格,即可取得相应职称,不用进行职称评审或认定。
小编在线提醒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通过考试来取得职称只发生在初级和中级职称中,而高级一般都得通过评审的方式取得。例如像医生这类职业,主治医师属于中级职称,可通过考试取得,但是副主任医师就属于高级职称,需通过评审的方式才能获得。而且有些职业的高级职称,还实行了考评结合,即将考试成绩作为评审的依据之一。
我国为了深化职称改革,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职称评价体系,从1990年9月开始就建立了职称考试制度。随着职称考试制度不断完善,考试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更新和优化。现如今,职称已经是职场人在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促进人才选拔和使用、提高职业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依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