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技通

解决职称问题  上专技通

最全的政策信息网站

我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职称政策>文章详情
专技通>资讯中心>职称政策>文章详情

《重庆市职称评审管理办法》政策解读

作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 来源: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icon853人看过
发布时间:2024-09-02 11:36:31|更新时间:2024-09-02 14:02:53
zanIcon
62
caiIcon
0
作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icon853人看过
来源: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
发布时间:2024-09-02 11:36:31
更新时间:2024-09-02 14:02:53
标签:职称评审
摘要:《重庆市职称评审管理办法》规范职称评审,确保质量。适用于全市企事业、社会团体等。评审委员会按系列组建,专家库随机抽取,需具备相应职称并遵守规定。申报人需守法、有职业道德,符合条件。申报程序因单位性质、归属不同而异,一般经单位、主管部门至人社部门推荐。自由职业者、市外派驻人员等也有明确路径。具备自主评审权单位可灵活操作。

   《重庆市职称评审管理办法》政策解读

  一、《重庆市职称评审管理办法》政策出台的背景?

  根据《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40号,以下简称《规定》),为规范全市职称评审程序,加强职称评审管理,保证职称评审质量,根据《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二、该办法适用范围是哪些?

  《办法》明确,职称评审是按照评审标准和程序,对专业技术人才品德、能力、业绩的评议和认定。对重庆市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等(以下称用人单位)以及自由职业者开展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工作,适用本办法。

  三、职称评审委员会如何组建?

  《办法》规定职称评审委员会按照职称系列或者专业组建,不得跨系列组建综合性职称评审委员会。职称评审委员会分为高级、中级、初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正高级、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原则上应分别组建;无条件分别组建的,可合并组建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各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可评审本级及以下层级职称。

  各区县、各部门和用人单位按照职称系列或者专业建立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库,在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库内随机抽取规定数量的评审专家组成职称评审委员会。

  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库由“组建单位推荐一批、社会遴选一批、核准部门认定一批”组成,组建单位推荐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库的人数不少于职称评审委员会组成人数的3倍,经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同意,可以适当调整。

  四、职称评审专家应具备哪些条件?

  《办法》规定,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库的评审专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遵守宪法和法律;

  (二)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具有本职称系列或者专业相应层级的职称:正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正副高合并组建的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的评审专家应全部具有正高级职称;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的评审专家应全部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其中,正高级职称的评审专家原则上不少于1/2;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的评审专家应全部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其中,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评审专家不少于1/2;初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的评审专家应全部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

  (四)从事本领域专业技术工作;

  (五)能够履行职称评审工作职责。

  有下列情形的不得作为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库和职称评审委员会的评审专家:

  (一)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或处分影响期内的;

  (二)受到政务处分,在政务处分期内的;

  (三)被组织立案调查或正在接受组织调查期间的;

  (四)不遵守评审工作纪律的;

  (五)其他不适宜担任评审专家的。

  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管理的)、离退休人员(按规定办理了延长退休手续的、业内知名专家、中医等情况除外)原则上不再进入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库。

  五、专业技术人才申报职称应满足哪些条件?

  《办法》规定,申报职称评审的人员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符合相应职称系列或者专业、相应级别职称评审规定的申报条件。

  申报人应当为本单位在职的专业技术人才,离退休人员不得申报参加职称评审。

  在内地就业的港澳台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或各地颁发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的外籍人员,可按规定参加职称评审。

  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不得申报参加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专业技术类公务员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评定按照公务员管理部门有关规定执行。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记过以上处分的,在受处分期间不得申报参加职称评审。

  专业技术人才受到政务(党纪)处分的,在处分影响期内不得申报参加职称评审。

  其他规定不得晋升职称(职务、职级)期间的,不得申报参加职称评审。

  六、专业技术人才如何申报职称?

  《办法》结合我市实际,明确了各类人员申报评审职称具体程序:

  (一)市属事业单位人员按所在单位、单位主管部门的程序推荐上报;区县属事业单位人员按所在单位、单位区县主管部门、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程序推荐报送;

  (二)市属国有企业人员按所在企业、企业主管部门(或有职称评审管理权限的企业)的程序推荐上报;区县属国有企业人员按所在企业、区县企业主管部门、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程序推荐报送;

  (三)本市非公有制单位人员,人事代理机构(存档机构)在重庆辖区内的,按所在单位、人事代理机构(存档机构)、人事代理机构(存档机构)所在地的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程序推荐上报;人事代理机构(存档机构)不在重庆辖区内的,按所在单位、所在单位参保地的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程序推荐报送;

  (四)市外非公有制单位人员被派驻重庆辖区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且参保或者人事代理机构(存档机构)任中一项在重庆辖区内,可按第(三)项的程序在我市申报职称评审;

  (五)自由职业者按人事代理机构(存档机构)、人事代理机构(存档机构)所在地的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程序推荐报送;

  (六)中央、外地在渝单位人员因工作需要委托我市评审职称的,由其具有职称评审权限的上级主管部门出具委托评审函,经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按所在单位、驻渝最高机构的程序推荐报送;

  (七)混合所有制等单位人员根据人事隶属关系,按照上述相关程序在我市申报职称评审;

  (八)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聘请的合同制员工(档案存放于人事代理机构)或劳务派遣人员,按第(三)项的程序推荐上报。

  (九)所在单位具有职称自主评审权限的,以核准备案的职称申报程序为准,不严格受限于上述程序。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文章推荐

热门推荐

职称指南:
职称政策热门文章
《湖北省职称评审委员会管理暂行办法》
《湖北省职称评审委员会管理暂行办法》发行于2021年11月17日,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西藏自治区建设工程系列职称评审办法》
《西藏自治区建设工程系列职称评审办法》于2024年6月27日发布,自2024年8月1日起施行。
《河南省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
《河南省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发行于2022年5月31日,自2022年5月31日施行。
《河南省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政策解读
《河南省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政策解读阐述了《办法》的制定背景、主要内容和创新特点。其中,创新特点一栏详细解读了职称评审范围、评审主体、评价标准和评审服务,全方位确保职称评价的公正和科学。
《重庆市职称评审管理办法》
《重庆市职称评审管理办法》于2021年7月9日发行,于2021年7月9日起执行。
《四川省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政策解读
《四川省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旨在贯彻落实人社部规定,加强职称评审管理,规范程序,保证质量,提升服务水平。该办法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覆盖全体专业技术人才和用人单位,注重继承与创新、放管服结合。办法明确了总体要求、评审主体、申报审核流程、评审组织实施、优化服务、事中事后监管等,并细化了法律责任,同时关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评审工作。
《青海省职称评审管理办法》
《青海省职称评审管理办法》发行于2022年10月8日,自2022年11月10日起施行。
《四川省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
《四川省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于2020年12月21日发行,2021年2月1日起执行。
职称攻略
最新问答
职称评审中论文和业绩哪个更重要?
申报问题105天前回复
在申报职称时,业绩材料是评审的重要依据。具体而言,能够作为业绩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本人实际参与的施工合同及其关键页(如封面、双方签字页、法人代表签字页),以证明项目真实性及参与程度;设计方案、技术方案、解决方案及施工图设计等专业技术文件,需附有本人签名或职务证明,以体现个人贡献;获得的奖项、课题参与证明需附上举办单位的正式文件、获奖证书、课题结题报告及查询网址、截图等,这样才能保证材料的权威性和可验证性。 会议记录、签到表、聘任聘书、施工竣工报告等也是不可或缺的佐证材料,它们共同构成了全面反映个人职业能力和业绩的申报体系。
申报职称时什么材料可以作为业绩?
申报问题229天前回复
在申报职称时,业绩材料是评审的重要依据。具体而言,能够作为业绩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本人实际参与的施工合同及其关键页(如封面、双方签字页、法人代表签字页),以证明项目真实性及参与程度;设计方案、技术方案、解决方案及施工图设计等专业技术文件,需附有本人签名或职务证明,以体现个人贡献;此外,获得的奖项、课题参与证明需附上举办单位的正式文件、获奖证书、课题结题报告及查询网址、截图等,确保材料的权威性和可验证性。同时,会议记录、签到表、聘任聘书、施工竣工报告等也是不可或缺的佐证材料,它们共同构成了全面反映个人职业能力和业绩的申报体系。
达不到评审条件规定的学历还能申报职称吗?
申报问题231天前回复
对于未达到评审条件规定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如果确实具备真才实学、突出能力、特殊成果或显著业绩,政策允许其逐级破格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但需注意,资历方面原则上不得破格。若需破格申报高级职称(含正高),还需经过两名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正高级工程师的推荐,并报职改办审批通过。而且,初级职称的申报并不实行破格制度,需严格按照规定的学历和条件进行。
如果工作岗位发生变动应当如何申报其他系列职称?
申报问题231天前回复
如果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岗位发生变动,需转评申报其他系列职称时,应遵循以下步骤: 1、应确保在新岗位工作满一年及以上,且年度考核达到合格以上标准;2、需满足新专业系列的申报条件,方可进行平级转评。 不过需要注意,同一年度内不得同时进行转评和晋升操作。完成转评后,当需要晋升上一级职称时,原任职年限可合并计算,且与新岗位职责相关的工作业绩将作为晋升的重要依据。对于高校教师系列申报双师型职称的,还需先取得主系列职称。 此外,专业技术人员在同一年度内不得申报两个及以上不同专业的职称。
申报职称对论文数量有硬性要求吗?
申报问题231天前回复
申报职称时,对论文数量的要求不是一概而论的,而是根据职称系列及申报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对于工程系列等实践性、操作性强,研究属性不明显的职称,政策明确不作论文(著作)的硬性要求,允许以专利成果、项目报告、工作总结等实践成果替代。也是为了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注重实践创新,减少不必要的论文压力。 然而,对于自然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等研究属性明确的领域,仍保留对论文的一定要求,以此来保证学术研究的连续性和深度。
一建、二建可用于申报职称吗?
热搜问题231天前回复
一建和二建证书不仅是执业资格的象征,也直接关联到职称申报。具体来说,一级建造师(一建)证书持有者,其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已达到中级工程师的相当水平,因此可作为申报高级工程师的资格条件之一。 而二级建造师(二建)证书则相当于助理工程师(助理级)水平,是申报中级工程师职称的有效依据。这一政策是国家对建筑行业专业人才成长的认可与鼓励的体现,同时也为从业人员提供了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