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工作能力以及成就换来的职业等级称号,也是对其这些方面比较出色的有力证明。想要提高职称评审的通过率,还是要从多方面去考虑和好好准备。
小编今天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关于职称评审流程的详细步骤,一起来看看吧。
一、自查是否符合初审标准:
在进行职称评审前,首先要了解评审标准,可以根据前一年申报政策文件作为参考,比如学历、工作年限、专业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如何,对照起来看看自己是否符合申报标准。
二、准备申报材料:
申报材料是评审专业职称的主要依据,是申报者任现职称以来取得的业绩成果,必须具体、真实、有效。而且职称级别不同,所对应的资料也不同,所以需根据自己能够申报的级别来准备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个人简历、工作业绩证明、继续教育学时证明、学术成果、作为主要专业技术贡献者完成的项目等等。
小编在线提醒大家,关于学术成果的类别,一般有作为参与人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学术价值的专业论文,还有作为参与人完成在单位内有较大影响的发明专利、技术报告、专著编著等等,要满足2项以上。而且论文发表需要一定时间,普通期刊准备时间在3-6个月,核心期刊则需1年左右。
三、提交评审申请:
准备完了申报材料后,就可按照评审机构的要求,提交评审申请及相关材料了。目前来说职称都是直接系统申报,专业技术人员在申报职称前,需由单位管理人员给申报人员创建申报账号,然后按照系统指示提交申请即可。
四、评审机构审核:
评审机构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初审,判断是否符合条件。然后评委会对学历、工作年限、继续教育等条件再次进行政策性审核,满足条件就可推荐,不满足将不予通过。
而有的职称需要面试或笔试,评审机构进行组织面试或笔试,进一步评估申请人的专业能力,评委会组织专家对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的业绩材料进行评审。
五、公示与公布:
评审结果会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期结束后正式公布评审结果。职称评审委员会组建单位应当对评审结果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且接受社会监督。
六、颁发资格证书:
经公示无异议的评审通过人员,由评委会提交人社部门备案,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确认。人社部门审核通过后,评委会提交证书备案,备案通过后,由评委会下发聘任文件、评审确认通知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