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技通

解决职称问题  上专技通

最全的政策信息网站

我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职称政策>文章详情
专技通>资讯中心>职称政策>文章详情

《浙江省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正高级工程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实施方案》文件解读

作者:浙江省交通厅| 来源:浙江省交通厅|icon219人看过
发布时间:2024-09-02 14:50:02|更新时间:2024-09-02 14:50:14
zanIcon
77
caiIcon
0
作者:浙江省交通厅|icon219人看过
来源:浙江省交通厅
发布时间:2024-09-02 14:50:02
更新时间:2024-09-02 14:50:14
标签:职称评审
摘要:《浙江省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正高级工程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实施方案》文件解读围绕政策的出台背景和主要内容展开。随着正高级职称评审权限的下放,浙江省交通厅重新制定评审流程和评价条件,明确了各二级专业的评价标准,旨在选拔出优秀的交通运输工程技术人才。

  近日,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出台了《浙江省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正高级工程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便于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人力社保部门和有关企事业单位、人员更好地理解文件精神,切实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就《方案》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浙委办发〔2018〕4号)文件精神,交通运输正高级职称原由经信部门主导,现下放至交通运输行业主管部门,需要重新制定评价标准和评审流程。同时,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肩负着“交通强国”建设的时代新使命,也需要更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正高级工程师评价标准,加快培育和造就交通运输专业技术领军人才,加强交通运输工程技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根据本次职称制度改革精神,结合交通运输行业的从事专业领域多、工程业绩范围广等特点,按照培养和造就行业大家的导向,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制定和出台《通知》,加快行业高层次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本次《条件》的编制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要体现职称全面改革精神。以培养和造就“行业大家”为导向,坚持以用为本,侧重于行业的领军作用、同行的认可等评价,根据行业属性和岗位特点,以反映技术水平、能力贡献、岗位履职绩效为重点,合理设置评价条件。对取得规定重大成果的人员,可直接申报高级工程师,不受学历、资历限制。二是要体现交通运输行业特点。针对交通运输行业的从事专业领域多、工程业绩范围广等特点,充分结合交通运输行业不同职业属性和岗位特点,确定从事专业类别划分、工程业绩要求、奖项设置等内容,体现合理性、可操作性。三是要体现交通专业领域全覆盖。按照交通运输工程的各个阶段,将专业划分为规划与设计,建设与监理,运营与管理三个从事专业类别,确保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或相近专业的从业人员都有评审途径。

  二、主要政策解读

  《方案》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浙江省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正高级工程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二是附件《浙江省交通运输工程正高级工程师职务任职资格评价条件(试行)》(以下简称《条件》)。

  (一)关于《实施方案》的设置

  《实施方案》从指导思想、评审原则、主要规定(用范围、评审时间、评审主体、评审流程)、其他事项(保密、弄虚作假处罚等要求)4个方面,规定了交通运输工程正高级工程师评审的主要工作安排。

  (二)关于《条件》的设置

  1.基本条件的设置。《条件》从职业道德、年度考核、继续教育、学历资历条件明确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的申报基本条件、初定基本条件。同时,《条件》对取得1项以上标志性成果的高级工程师或取得3项以上标志性成果特别优秀的交通运输工程技术人才,设置了申请正高级工程师的途径,为优秀人才打破学历、资历限制。

  2.关于评审条件的设置。《条件》分规划与设计、建设与监理和运营与管理3个类别,分别结合每个类别的工作特点、业绩要求等,从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工作经历与能力、专业技术工作业绩和论文与著作4个方面提出具体的评审条件。其中,专业技术工作业绩从工程、科研、专利、标准、获奖、示范推广等进行设置。

  3.关于附则的设置。附则内容包括: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类别、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奖项、主要获奖者、项目参与程度(主要参与、主持)、工程项目级别等。同时,《条件》还对违反评审规定的行为及处罚进行规定。

  三、解读机关、解读人

  《条件》解读机关为浙江省交通运输厅。

  解读人:陈雅萍,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电话:87816533。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文章推荐

热门推荐

职称指南:
职称政策热门文章
《湖北省职称评审委员会管理暂行办法》
《湖北省职称评审委员会管理暂行办法》发行于2021年11月17日,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重庆市职称评审管理办法》政策解读
《重庆市职称评审管理办法》规范职称评审,确保质量。适用于全市企事业、社会团体等。评审委员会按系列组建,专家库随机抽取,需具备相应职称并遵守规定。申报人需守法、有职业道德,符合条件。申报程序因单位性质、归属不同而异,一般经单位、主管部门至人社部门推荐。自由职业者、市外派驻人员等也有明确路径。具备自主评审权单位可灵活操作。
《西藏自治区建设工程系列职称评审办法》
《西藏自治区建设工程系列职称评审办法》于2024年6月27日发布,自2024年8月1日起施行。
《河南省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
《河南省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发行于2022年5月31日,自2022年5月31日施行。
《河南省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政策解读
《河南省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政策解读阐述了《办法》的制定背景、主要内容和创新特点。其中,创新特点一栏详细解读了职称评审范围、评审主体、评价标准和评审服务,全方位确保职称评价的公正和科学。
《重庆市职称评审管理办法》
《重庆市职称评审管理办法》于2021年7月9日发行,于2021年7月9日起执行。
《四川省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政策解读
《四川省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旨在贯彻落实人社部规定,加强职称评审管理,规范程序,保证质量,提升服务水平。该办法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覆盖全体专业技术人才和用人单位,注重继承与创新、放管服结合。办法明确了总体要求、评审主体、申报审核流程、评审组织实施、优化服务、事中事后监管等,并细化了法律责任,同时关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评审工作。
《青海省职称评审管理办法》
《青海省职称评审管理办法》发行于2022年10月8日,自2022年11月10日起施行。
职称攻略
最新问答
职称评审中论文和业绩哪个更重要?
申报问题105天前回复
在申报职称时,业绩材料是评审的重要依据。具体而言,能够作为业绩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本人实际参与的施工合同及其关键页(如封面、双方签字页、法人代表签字页),以证明项目真实性及参与程度;设计方案、技术方案、解决方案及施工图设计等专业技术文件,需附有本人签名或职务证明,以体现个人贡献;获得的奖项、课题参与证明需附上举办单位的正式文件、获奖证书、课题结题报告及查询网址、截图等,这样才能保证材料的权威性和可验证性。 会议记录、签到表、聘任聘书、施工竣工报告等也是不可或缺的佐证材料,它们共同构成了全面反映个人职业能力和业绩的申报体系。
申报职称时什么材料可以作为业绩?
申报问题229天前回复
在申报职称时,业绩材料是评审的重要依据。具体而言,能够作为业绩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本人实际参与的施工合同及其关键页(如封面、双方签字页、法人代表签字页),以证明项目真实性及参与程度;设计方案、技术方案、解决方案及施工图设计等专业技术文件,需附有本人签名或职务证明,以体现个人贡献;此外,获得的奖项、课题参与证明需附上举办单位的正式文件、获奖证书、课题结题报告及查询网址、截图等,确保材料的权威性和可验证性。同时,会议记录、签到表、聘任聘书、施工竣工报告等也是不可或缺的佐证材料,它们共同构成了全面反映个人职业能力和业绩的申报体系。
达不到评审条件规定的学历还能申报职称吗?
申报问题231天前回复
对于未达到评审条件规定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如果确实具备真才实学、突出能力、特殊成果或显著业绩,政策允许其逐级破格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但需注意,资历方面原则上不得破格。若需破格申报高级职称(含正高),还需经过两名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正高级工程师的推荐,并报职改办审批通过。而且,初级职称的申报并不实行破格制度,需严格按照规定的学历和条件进行。
如果工作岗位发生变动应当如何申报其他系列职称?
申报问题231天前回复
如果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岗位发生变动,需转评申报其他系列职称时,应遵循以下步骤: 1、应确保在新岗位工作满一年及以上,且年度考核达到合格以上标准;2、需满足新专业系列的申报条件,方可进行平级转评。 不过需要注意,同一年度内不得同时进行转评和晋升操作。完成转评后,当需要晋升上一级职称时,原任职年限可合并计算,且与新岗位职责相关的工作业绩将作为晋升的重要依据。对于高校教师系列申报双师型职称的,还需先取得主系列职称。 此外,专业技术人员在同一年度内不得申报两个及以上不同专业的职称。
申报职称对论文数量有硬性要求吗?
申报问题231天前回复
申报职称时,对论文数量的要求不是一概而论的,而是根据职称系列及申报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对于工程系列等实践性、操作性强,研究属性不明显的职称,政策明确不作论文(著作)的硬性要求,允许以专利成果、项目报告、工作总结等实践成果替代。也是为了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注重实践创新,减少不必要的论文压力。 然而,对于自然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等研究属性明确的领域,仍保留对论文的一定要求,以此来保证学术研究的连续性和深度。
一建、二建可用于申报职称吗?
热搜问题231天前回复
一建和二建证书不仅是执业资格的象征,也直接关联到职称申报。具体来说,一级建造师(一建)证书持有者,其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已达到中级工程师的相当水平,因此可作为申报高级工程师的资格条件之一。 而二级建造师(二建)证书则相当于助理工程师(助理级)水平,是申报中级工程师职称的有效依据。这一政策是国家对建筑行业专业人才成长的认可与鼓励的体现,同时也为从业人员提供了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