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技通

解决职称问题  上专技通

最全的政策信息网站

我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职称资讯>文章详情
专技通>资讯中心>职称资讯>文章详情

马鞍山创新产业工程师培养,助力学生就业

作者:金台资讯| 来源:金台资讯|icon399人看过
发布时间:2024-09-18 18:27:17|更新时间:2024-09-18 18:27:21
zanIcon
74
caiIcon
0
作者:金台资讯|icon399人看过
来源:金台资讯
发布时间:2024-09-18 18:27:17
更新时间:2024-09-18 18:27:21
摘要:马鞍山市试点产业工程师学院,政校企协同培养高素质工科人才。学生实习获奖、课程成绩优异即可获职称,提升就业竞争力。已培养530名中初级技术人才,受好评。未来将继续推进改革,培养产业紧缺人才,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原标题:安徽马鞍山:创新培养模式,毕业就能拿职称证书

    来源:金台资讯

 

 

    “参加6个多月的实习,拿了各种专业竞赛奖项,各门课程成绩也不错,有了这些条件又赶上了好政策,大学毕业就拿到了职称。”近日,工作满一年,见习期刚刚结束的小伙陈龙,回忆起大学时光,自觉没有虚度,收获满满。他是安徽工业大学产业工程师学院培养的毕业学员,不同于其他职场新人,去年他从安工大机械学院毕业时,就获得了助理工程师职称证书,实现了“带着职称去就业”。

    “产业工程师学院”是一个创新之举。马鞍山因钢设市,工业企业众多,产业发展需要大量工程技术人才,但现实中却存在高校毕业生素质与企业实际需求错位的问题。2021年开始,马鞍山市陆续在安工大等三所本地本科高校试点建设产业工程师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行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的有效机制。

    “去年我们学校建设了产业工程师学院,这是人才培养方面的创举,我们通过政校企三方协同,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的方案,设置产教融合的课程,注重学生的实习实训,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产业发展相结合。”安工大创新创业学院院长黄仙山说。

    据了解,马鞍山市制定《关于加快推进试点高校产业工程师学院建设的实施意见》,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经费予以支持。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学校主体、服务企业”的思路,结合产业发展和各高校专业特色,选择人工智能、机械设计智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等近20个专业作为试点专业。引入重点企业参与编制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教材和课程设计等,推动课程内容与产业职业标准、生产流程、项目开发等需求精准对接。建立“校内导师+行业导师”双导师,实现高校教师、企业技术骨干双向挂职兼职,提升教师队伍实践教学能力。通过校企共建,建立实习实训基地243个,建设工业机器人、VR、非标自动化等一批实验平台,并鼓励校企构建定向合作培养模式,目前3所试点高校与市内50余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同时,马鞍山市依托产业工程师学院开展职称制度改革,针对在校学生评审实际,创新职称评价体系,合理调整参评条件,学生在实习实践、省级以上竞赛奖项、发明专利等方面具备相应的条件便可申请工程系列职称证书,不受是否毕业的限制。该市还创新组建了全省首家高校工程系列中初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围绕试点专业,组建由高校、企业、政府中级职称以上人员组成的专家库,评审采用全省统一网上评审平台,专家线下会审,集体评议,评审结果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对公示无异议的学生颁发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等职称证书。

    “大学四年不仅拿到了毕业证、学位证,还拿到了职称证书,‘三证’齐发,感觉大学没白读,更重要的是这是对个人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认可。”暑假后刚读研二的安工大机械学院学生王伟康,去年自本校毕业就拿到了助理工程师职称,“虽然选择了读研,但是职称在未来肯定是自己学习和工作的加分项。”

    “探索开展产业工程师学院的建设,是为了推动高校工程教育改革,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融合贯通。目前三所试点学校的产业工程师学院已培养了530名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受到了企业和学生的普遍好评。今年,三所产业工程师学院试点高校共有2100名左右毕业生申报职称评定,预计培养1300名左右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马鞍山市人社局副局长宋冰介绍。未来,该市将继续推进高校的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推进职称评审标准改革,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加强学生实习实训,努力培养出各产业领域急需紧缺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记者贾克帅朱芳罗广心)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文章推荐

热门推荐

职称指南:
职称资讯热门文章
article图片
镇江推进企业职称自主评审,激发人才活力
镇江首场企业初中级职称自主评审会在江苏恒神公司举行,30人参评,27人通过。市人社部门支持企业开展自主评审,作为“放管服”改革举措,发挥企业选人用人主体作用,激发专业技术人员创新活力。首批试点包括恒神、索普、万新光学等3家企业。未来,市人社部门将持续推进企业职称评审权下放,营造良好人才评价环境。
article图片
浠水县举行非公企业中级职称评审,优化营商环境
8月24日,浠水县在人才驿站举办2024年度非公企业中级职称评审,近30家企业102人参与,覆盖20余种专业。评审分四组,考核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县人社局多次培训助参评者了解政策流程。未来将继续深化职称改革,破解难题,定制评审方案,上门服务,确保应评尽评,为非公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article图片
天门创新农民职称评审:田间评才,助力乡村振兴
天门市创新农民职称评审,将评审会移至田间地头,依据实际贡献定标准,打破学历等限制。评审重实效,实地考核技术难题、产业规模及带动作用。获评者享人才政策、资金项目支持,激发“新农人”热情,成为乡村振兴生力军。此举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注入新活力,助力农业发展。
article图片
郑州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开“绿色通道”
郑州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推“绿色通道”,获中央宣传部称号等教师可越级评聘高级教师,农村从教满25年教师直接评聘高级教师,满30年且近退休教师直接认定一级教师。申报不受岗位限制,审核时间为9月20日至30日,旨在激励教师扎根基层,提升职业成就感。
article图片
龙岩市创新特才评审,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龙岩市人社局创新建立企业“特殊人才”职称评审机制,突破学历资历限制,以业绩贡献为核心,开通中级职称评审“绿色通道”。至今已有82名特才获评中级职称,助力“2+4”重点工业产业。此举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优化人才生态,为龙岩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未来将持续深化评审工作,培育更多专业技术人才。
article图片
重庆创新“目录+计分”人才评价机制
重庆实施“目录+计分”人才评价,破除“唯帽子论”,加速人才认定。新机制通过贡献导向,缩短认定时间,提供专属服务。人才分六类,根据称号、荣誉及项目直接认定或综合计分。认定过程透明公正,覆盖多领域,促科技创新和生产力发展。人才可线上申报,享受便捷服务。截至目前,已有2136人参与计分认定。
article图片
即墨区人社局举办“专精特新”企业人才评价培训会
即墨区人社局为解决“专精特新”企业职称申报难题,举办人才评价培训会,50余家企业参与。通过政策解读与实操指导,助力企业破解高水平人才评职称难题。人社局表示将持续优化服务,强化沟通联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article图片
西海岸新区举办集成电路职称申报宣讲会
为推进芯片与新型显示产业,西海岸新区人社局在王台街道举办集成电路职称申报政策宣讲,覆盖京东方等15家重点企业。活动解读了职称评审政策与流程,解答了申报疑问。未来,新区人社局将继续为产业链企业提供个性化职称评审服务,促进人才聚集,助力“芯屏”产业高质量发展。
职称攻略
最新问答
职称评审中论文和业绩哪个更重要?
申报问题285天前回复
在申报职称时,业绩材料是评审的重要依据。具体而言,能够作为业绩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本人实际参与的施工合同及其关键页(如封面、双方签字页、法人代表签字页),以证明项目真实性及参与程度;设计方案、技术方案、解决方案及施工图设计等专业技术文件,需附有本人签名或职务证明,以体现个人贡献;获得的奖项、课题参与证明需附上举办单位的正式文件、获奖证书、课题结题报告及查询网址、截图等,这样才能保证材料的权威性和可验证性。 会议记录、签到表、聘任聘书、施工竣工报告等也是不可或缺的佐证材料,它们共同构成了全面反映个人职业能力和业绩的申报体系。
申报职称时什么材料可以作为业绩?
申报问题409天前回复
在申报职称时,业绩材料是评审的重要依据。具体而言,能够作为业绩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本人实际参与的施工合同及其关键页(如封面、双方签字页、法人代表签字页),以证明项目真实性及参与程度;设计方案、技术方案、解决方案及施工图设计等专业技术文件,需附有本人签名或职务证明,以体现个人贡献;此外,获得的奖项、课题参与证明需附上举办单位的正式文件、获奖证书、课题结题报告及查询网址、截图等,确保材料的权威性和可验证性。同时,会议记录、签到表、聘任聘书、施工竣工报告等也是不可或缺的佐证材料,它们共同构成了全面反映个人职业能力和业绩的申报体系。
达不到评审条件规定的学历还能申报职称吗?
申报问题411天前回复
对于未达到评审条件规定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如果确实具备真才实学、突出能力、特殊成果或显著业绩,政策允许其逐级破格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但需注意,资历方面原则上不得破格。若需破格申报高级职称(含正高),还需经过两名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正高级工程师的推荐,并报职改办审批通过。而且,初级职称的申报并不实行破格制度,需严格按照规定的学历和条件进行。
如果工作岗位发生变动应当如何申报其他系列职称?
申报问题411天前回复
如果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岗位发生变动,需转评申报其他系列职称时,应遵循以下步骤: 1、应确保在新岗位工作满一年及以上,且年度考核达到合格以上标准;2、需满足新专业系列的申报条件,方可进行平级转评。 不过需要注意,同一年度内不得同时进行转评和晋升操作。完成转评后,当需要晋升上一级职称时,原任职年限可合并计算,且与新岗位职责相关的工作业绩将作为晋升的重要依据。对于高校教师系列申报双师型职称的,还需先取得主系列职称。 此外,专业技术人员在同一年度内不得申报两个及以上不同专业的职称。
申报职称对论文数量有硬性要求吗?
申报问题411天前回复
申报职称时,对论文数量的要求不是一概而论的,而是根据职称系列及申报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对于工程系列等实践性、操作性强,研究属性不明显的职称,政策明确不作论文(著作)的硬性要求,允许以专利成果、项目报告、工作总结等实践成果替代。也是为了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注重实践创新,减少不必要的论文压力。 然而,对于自然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等研究属性明确的领域,仍保留对论文的一定要求,以此来保证学术研究的连续性和深度。
一建、二建可用于申报职称吗?
热搜问题411天前回复
一建和二建证书不仅是执业资格的象征,也直接关联到职称申报。具体来说,一级建造师(一建)证书持有者,其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已达到中级工程师的相当水平,因此可作为申报高级工程师的资格条件之一。 而二级建造师(二建)证书则相当于助理工程师(助理级)水平,是申报中级工程师职称的有效依据。这一政策是国家对建筑行业专业人才成长的认可与鼓励的体现,同时也为从业人员提供了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