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技通

解决职称问题  上专技通

最全的政策信息网站

我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职称资讯>文章详情
专技通>资讯中心>职称资讯>文章详情

政策扶持、职称评审助力养老专业人才

作者:工人日报| 来源:工人日报|icon492人看过
发布时间:2024-09-12 15:09:52|更新时间:2024-09-12 15:33:34
zanIcon
68
caiIcon
0
作者:工人日报|icon492人看过
来源:工人日报
发布时间:2024-09-12 15:09:52
更新时间:2024-09-12 15:33:34
标签:职称评审
摘要:养老专业本科毕业生成就业市场香饽饽,多家机构争抢。老龄化趋势催生巨大需求,人才供给失衡促高校增设养老专业。建设专业队伍需产教融合,畅通职业发展通道。政策扶持、职称评审助力,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养老事业,共筑幸福晚年。

       原标题:从“多个岗位争一名毕业生”看养老服务人才培养

  来源:工人日报

 

 

  【社评】从“多个岗位争一名毕业生”看养老服务人才培养

  期待在学历教育、职业技能等级和职称体系建设等多方面协同发力,让养老专业人才看到更通畅、更明晰的职业前景,助力养老事业蓬勃发展。

  近百名养老专业本科毕业生被“抢聘”,多个岗位争1名毕业生——据9月9日《工人日报》报道,今夏,山东女子学院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作为全国首批设立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并于当年招生的本科院校,迎来了首批毕业生。在山东女子学院举行的一场就业双选会上,35家养老机构及企业为该校64名养老服务管理本科应届毕业生提供了养老管家、社工专员等400余个工作岗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举办的养老服务管理专业专场就业实习招聘会中,岗位数量也远多于毕业生数量。

  首批养老专业本科生在就业市场上如此抢手,让不少人对养老行业刮目相看。这一现象背后的现实根源值得分析。一方面,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催生出大量的养老服务需求。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2.9亿人,占总人口的21.1%,而失能失智老人有4500万人,这部分人群有着更加特殊的照护需求。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养老行业人才供给与需求失衡,亟待吸纳大量除能提供照看、护理等基础服务外,还具备机构管理和运营能力,甚至可以和老年人分享新知识、满足其精神需求的高端人才,而这正是包括上述两所院校在内的二十多所本科院校开设养老专业的现实背景。

  养老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是个系统工程,人才培养的专业化、规范化是关键。这方面,除一些普通本科院校设置了养老服务专业外,很多中职、高职院校已深耕养老服务类专业建设多年,近年来一些职业本科院校也将养老服务专业纳入其中。就在前几天,我国民政教育领域第一所本科高校——民政职业大学在京揭牌成立,智慧健康养老管理是其开设的25个专业之一。

  养老行业人才队伍建设还离不开产教深度融合,以及从校园学习到岗位工作的无缝衔接。实现这一目标,既需要相关院校科学设置课程,优化培养环境,努力提升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也需要相关企业和机构进一步敞开大门,探索和拓展更多校企合作的模式与空间。

  建设好养老行业人才队伍,需要进一步畅通职业发展通道,提升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收入待遇、职业声望等,让从业者有更多获得感、归属感。相关技能人才是否有明确的行业标准,是否有权威的职业资格考试或职称评审,有关评价结果如何与薪酬待遇挂钩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年轻人投身养老事业的积极性,是当下养老行业人才培养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相关方面给予更加充分的重视,做出更有诚意的回应。近来,民政、人社等职能部门已发文明确支持银发经济领域用人单位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鼓励在相关职业技能大赛中设立专门赛项;一些地方和企业也着手探索养老专业人才技术职称评审机制,在审批落户、人才奖励等方面对优秀的养老专业人才给予政策倾斜。未来,期待在学历教育、职业技能等级和职称体系建设等多方面协同发力,让养老专业人才看到更通畅、更明晰的职业前景,助力养老事业蓬勃发展。

  前段时间,由天津一家养老院里几位爷爷奶奶出镜拍摄的短视频在社交媒体走红,一群平均年龄超75岁的老人,用豁达、幽默的金句治愈了无数网友,而背后的策划、组织者,恰是对养老服务事业有热情、有激情的年轻人。鼓励、支持更多有活力、高素质的年轻人,为养老行业注入新的生机,是养老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也是推进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期待类似的探索能再多一些,让“朝阳”守护“夕阳”的故事在更多地方温情上演,以更专业、更持久的力量托举老人们的幸福晚年。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文章推荐

热门推荐

职称指南:
职称资讯热门文章
article图片
镇江推进企业职称自主评审,激发人才活力
镇江首场企业初中级职称自主评审会在江苏恒神公司举行,30人参评,27人通过。市人社部门支持企业开展自主评审,作为“放管服”改革举措,发挥企业选人用人主体作用,激发专业技术人员创新活力。首批试点包括恒神、索普、万新光学等3家企业。未来,市人社部门将持续推进企业职称评审权下放,营造良好人才评价环境。
article图片
浠水县举行非公企业中级职称评审,优化营商环境
8月24日,浠水县在人才驿站举办2024年度非公企业中级职称评审,近30家企业102人参与,覆盖20余种专业。评审分四组,考核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县人社局多次培训助参评者了解政策流程。未来将继续深化职称改革,破解难题,定制评审方案,上门服务,确保应评尽评,为非公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article图片
天门创新农民职称评审:田间评才,助力乡村振兴
天门市创新农民职称评审,将评审会移至田间地头,依据实际贡献定标准,打破学历等限制。评审重实效,实地考核技术难题、产业规模及带动作用。获评者享人才政策、资金项目支持,激发“新农人”热情,成为乡村振兴生力军。此举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注入新活力,助力农业发展。
article图片
郑州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开“绿色通道”
郑州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推“绿色通道”,获中央宣传部称号等教师可越级评聘高级教师,农村从教满25年教师直接评聘高级教师,满30年且近退休教师直接认定一级教师。申报不受岗位限制,审核时间为9月20日至30日,旨在激励教师扎根基层,提升职业成就感。
article图片
龙岩市创新特才评审,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龙岩市人社局创新建立企业“特殊人才”职称评审机制,突破学历资历限制,以业绩贡献为核心,开通中级职称评审“绿色通道”。至今已有82名特才获评中级职称,助力“2+4”重点工业产业。此举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优化人才生态,为龙岩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未来将持续深化评审工作,培育更多专业技术人才。
article图片
重庆创新“目录+计分”人才评价机制
重庆实施“目录+计分”人才评价,破除“唯帽子论”,加速人才认定。新机制通过贡献导向,缩短认定时间,提供专属服务。人才分六类,根据称号、荣誉及项目直接认定或综合计分。认定过程透明公正,覆盖多领域,促科技创新和生产力发展。人才可线上申报,享受便捷服务。截至目前,已有2136人参与计分认定。
article图片
即墨区人社局举办“专精特新”企业人才评价培训会
即墨区人社局为解决“专精特新”企业职称申报难题,举办人才评价培训会,50余家企业参与。通过政策解读与实操指导,助力企业破解高水平人才评职称难题。人社局表示将持续优化服务,强化沟通联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article图片
西海岸新区举办集成电路职称申报宣讲会
为推进芯片与新型显示产业,西海岸新区人社局在王台街道举办集成电路职称申报政策宣讲,覆盖京东方等15家重点企业。活动解读了职称评审政策与流程,解答了申报疑问。未来,新区人社局将继续为产业链企业提供个性化职称评审服务,促进人才聚集,助力“芯屏”产业高质量发展。
职称攻略
最新问答
职称评审中论文和业绩哪个更重要?
申报问题105天前回复
在申报职称时,业绩材料是评审的重要依据。具体而言,能够作为业绩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本人实际参与的施工合同及其关键页(如封面、双方签字页、法人代表签字页),以证明项目真实性及参与程度;设计方案、技术方案、解决方案及施工图设计等专业技术文件,需附有本人签名或职务证明,以体现个人贡献;获得的奖项、课题参与证明需附上举办单位的正式文件、获奖证书、课题结题报告及查询网址、截图等,这样才能保证材料的权威性和可验证性。 会议记录、签到表、聘任聘书、施工竣工报告等也是不可或缺的佐证材料,它们共同构成了全面反映个人职业能力和业绩的申报体系。
申报职称时什么材料可以作为业绩?
申报问题229天前回复
在申报职称时,业绩材料是评审的重要依据。具体而言,能够作为业绩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本人实际参与的施工合同及其关键页(如封面、双方签字页、法人代表签字页),以证明项目真实性及参与程度;设计方案、技术方案、解决方案及施工图设计等专业技术文件,需附有本人签名或职务证明,以体现个人贡献;此外,获得的奖项、课题参与证明需附上举办单位的正式文件、获奖证书、课题结题报告及查询网址、截图等,确保材料的权威性和可验证性。同时,会议记录、签到表、聘任聘书、施工竣工报告等也是不可或缺的佐证材料,它们共同构成了全面反映个人职业能力和业绩的申报体系。
达不到评审条件规定的学历还能申报职称吗?
申报问题231天前回复
对于未达到评审条件规定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如果确实具备真才实学、突出能力、特殊成果或显著业绩,政策允许其逐级破格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但需注意,资历方面原则上不得破格。若需破格申报高级职称(含正高),还需经过两名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正高级工程师的推荐,并报职改办审批通过。而且,初级职称的申报并不实行破格制度,需严格按照规定的学历和条件进行。
如果工作岗位发生变动应当如何申报其他系列职称?
申报问题231天前回复
如果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岗位发生变动,需转评申报其他系列职称时,应遵循以下步骤: 1、应确保在新岗位工作满一年及以上,且年度考核达到合格以上标准;2、需满足新专业系列的申报条件,方可进行平级转评。 不过需要注意,同一年度内不得同时进行转评和晋升操作。完成转评后,当需要晋升上一级职称时,原任职年限可合并计算,且与新岗位职责相关的工作业绩将作为晋升的重要依据。对于高校教师系列申报双师型职称的,还需先取得主系列职称。 此外,专业技术人员在同一年度内不得申报两个及以上不同专业的职称。
申报职称对论文数量有硬性要求吗?
申报问题231天前回复
申报职称时,对论文数量的要求不是一概而论的,而是根据职称系列及申报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对于工程系列等实践性、操作性强,研究属性不明显的职称,政策明确不作论文(著作)的硬性要求,允许以专利成果、项目报告、工作总结等实践成果替代。也是为了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注重实践创新,减少不必要的论文压力。 然而,对于自然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等研究属性明确的领域,仍保留对论文的一定要求,以此来保证学术研究的连续性和深度。
一建、二建可用于申报职称吗?
热搜问题231天前回复
一建和二建证书不仅是执业资格的象征,也直接关联到职称申报。具体来说,一级建造师(一建)证书持有者,其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已达到中级工程师的相当水平,因此可作为申报高级工程师的资格条件之一。 而二级建造师(二建)证书则相当于助理工程师(助理级)水平,是申报中级工程师职称的有效依据。这一政策是国家对建筑行业专业人才成长的认可与鼓励的体现,同时也为从业人员提供了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