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在准备职称评审的小伙伴是不是都有过这样的问题,有了职业资格证书,等不等于拥有了职称呢。小编将从3个方面来详细解答这个问题,一起来看看吧。
一、职业资格与职称的定义
什么是职业资格?
职业资格是国家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包括准入类和水平评价类。像医生、会计、老师等这样的专业技术人员,就需要通过考试来取得特定的职业资格,然后才可以从事特定的职业。
什么是职称?
职称是是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工作能力以及成就换来的职业等级称号,也是对其这些方面比较出色的有力证明。主要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一般需要参加考试或者评审才可以获得,职称制度也是对专业技术人才进行评价和管理的基本制度。
二、职业资格与职称的关系
职业资格和职称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微妙的。为什么呢?刚才我们也说了,职业资格是从事某一职业的基础要求,而职称则是对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一种评价和认可。职业资格可以当职称用,但并不是职称。也就是说,职业资格证书是无法替代职称证书的,两者只能是单向认定,不能互认。
三、职业资格能否当职称使用
在《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关于促进人才分类评价的实施意见》中的规定我们可以得知,目前我国人社部为了减少重复评价,降低社会的用人成本,以职业分类为基础,在部分地区和行业已经明确将职业资格与职称进行了对应和衔接。
像工程技术领域中就有实行职业资格考试的专业,而这种便可以不再进行相应层级的职称评审。工程技术人才如果取得了取得工程领域职业资格,既可以对应相应等级的职称,而且以此作为其申报更高一级职称的条件。
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职业资格证书都可以认定职称,具体的认定范围和条件需要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来确定。而且,即使职业资格证书可以认定职称,也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学历、工作业绩等等。
所以现在大家应该知道了吧,目前来说考取职业资格证后是可以认定职称的,但具体的认定范围和条件需要根据不同的职业和行业来确定。